张大千《荷花图》
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家。 张大千的花鸟起步于写意,从吴昌硕一直上追至金农、石涛、八大、恽南田、陈淳、徐渭等人,其中墨荷学自八大,工笔上追北宋院体。
张大千尤喜画荷花,这与他早年对佛教与莲荷的倾心有着密切联系。在佛教中,莲花被赋予了极乐净土和再生的象征。而大千之泼彩,气势恢宏,深邃神秘,再现了荷花的法相庄严。这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他的荷花作品《莲年有余》。
这幅张大千大师的《莲年有余》,长138cm,宽70cm,构图饱满,色彩感强烈,浓淡疏密和谐,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粉荷设色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荷叶的绿与蓝结合很融洽。荷花或倔强繁茂、或高标不俗、或清新可人,用笔洒脱奔放,无滞浊之气,极具艺术感染力;这副作品中,张大千画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荷花的花瓣上采用复笔点缀的方法,起提神醒目之作用;可见功力深厚,技法十分精湛,价值颇高。
画作中三柄如伞之荷“花如今隶茎如篆,叶是楷书草草书”。荷干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荷心看上去宛如矗立水中央一般。三柄如伞之荷下,有“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有万全绽放的粉荷,有渐长的小荷。中间两条小金鱼姿丰态动,笔墨各异,富有变化。水纹寥寥,水草疏密,行笔疾劲。特别是画面最前面那水纹中的几笔淡墨,似小草,却又更似水中之影。似,又不似;不似,又极似“影”。
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他说:“画荷需要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字写不好,荷也画不好。”还说:“画荷花的杆子要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瓣子就是楷书,水草则用草书。画荷需用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
荷杆篆书
叶是隶书;瓣则是楷书;水草用草书
他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荷杆,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
张大千的《莲年有余》在艺术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张荷”风格。展现了张大千作为画荷大家的非凡技艺,更体现了他对美的独特追求和深刻理解。正如一朵荷花在泥泞中绽放而不失纯洁与高雅,张大千的荷花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展示出了超凡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这种风格不仅丰富了中国荷花绘画的艺术语言,还为后世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