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应当根据形势适当微调,有一定的连续性,千万不要急转弯,宜通过平缓的政策调整,欲速则不达。”2016年12月17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中央文史馆馆员陈平原指出,“办教育需要长远规划和平常心,步步为营比‘大跃进’更值得嘉许。” 陈平原认为,应该鼓励各个大学自主办学,发掘潜力,苦练内功,稳扎稳打,而不是寄希望于一系列的填表、评估,达成“跑部前进”的目标。过度管制和评审,必定造成各个大学“眼睛向上”的思维定式,养成等候状态。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抓小放大,抓弱放强,对于经过多次评估,证明办学资质的大学,应该给它们充分办学的自主权。 “当下的中国大学充满张力。”陈平原指出,一方面,国家科研项目奖励繁多,人才辈出,但是另一方面,大学整体又显得“虚胖”,管理上不尽如人意,不知这一万马奔腾局面能维持多长时间。“回望中国大学120年的历史,大学治理,何处是归程?”陈平原不禁问道。 在他看来,中国30年代、60年代、80年代,各个大学之间的差距,不像今天这么大,如今三六九等彻底凝固化,不是好兆头。他认为,“中国大学格局中获益最大的还是精英大学,很可能就是原来的985大学。鼓励自由竞争,希望有一批黑马凭着自己的力量从底层迅速崛起,那是神话,结果是马太效应进一步增强。为了争一流,各大学买人才,而地区间有巨大差距,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校长办学显得无能为力。” 陈平原说,原本希望随着大学章程的制定,各大学获得一定自主性,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发展方向,只有出现重大偏差的时候,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现在看来这一制度性的创新效果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只是徒有虚名,大学章程并没有落实。” 陈平原指出,调整中国大学布局,推进中国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点十分重要。“让更多多年苦心经营更有长进的大学入列,从而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一味优中选优,对于名牌大学大有好处,有点类似奥运金牌战略,但这个发展思路不利于中国大学的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陈平原认为,在“211”、“985”、“2011”、“双一流”四个工程当中,最有意义的其实是“211”。他指出,“211”工程最初的思想是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央和地方各自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使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不可能有100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不必追问什么叫做世界一流,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大有改进就行。最佳的方案是不断地落实当初承诺,成熟一批,吸收一批,兼顾公平和效率,用增量的办法来解决大学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陈平原说。
陈平原:建设一流大学切记“欲速不达”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